近日,我们内地观众迎来“港片之光”《破·地狱》,上映六天就拿下了9500万的票房。
这部由许冠文、黄子华两代“喜剧之王”合作的港产片,在香港上映时以1.32亿港币的成绩,打破同为黄子华主演的《毒舌大状》去年刚刚达成的纪录(1.15亿港币),成功登顶香港影史最高票房华语片排行榜。
《破·地狱》由80后导演陈茂贤编导,作为“初代喜剧之王”许冠文和“栋笃笑宗师”黄子华时隔32年后的再度合作,这部电影对于两人、对于整个香港电影圈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但这次两人的合作却是要探讨一个关于“生”与“死”的严肃话题,片名叫“破地狱”,并非与恐怖题材有关,而是一种用来超度逝者的道教丧葬仪式,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那么,电影围绕“破地狱”,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就来跟大家聊聊《破·地狱》这部神秘的“香港救市之作”。
一、
电影的故事,婚庆经纪人魏道生(黄子华 饰)顶着婚庆公司破产后资金与房贷的巨大压力只身来到红磡,盘下葬礼经纪明叔(秦沛 饰)的长生店,决定改行做殡葬行业营销。
红磡的长生店通常由一文一武拍档,文的叫“行街”,即是负责接单,与客户谈生意的葬礼经纪;武的叫“喃呒师傅”,负责主持葬礼、诵经超度、做“破地狱”法事等技术活。
明叔为魏道生介绍的喃呒师傅,就是和他合作过几十年,行业中辈分最高的,人称“Hello文”的郭文(许冠文 饰)。郭文既传统又固执,不仅自己十分讲究,一辈子不沾荤腥,对身边人的要求也近乎苛刻,与子女的关系也非常紧张。
魏道生则正好相反,为人圆滑会做生意,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但这也让郭文觉得他太过轻浮,是个唯利是图的外行人,非常看不起他,说话时也没好脸色,不给面子。
两个人一开始摩擦不断,互不顺眼,但经历过多次合作,郭文也开始看到魏道生身上的长处,同时反省自己性格上的不足,慢慢理解并欣赏对方。比如:魏道生刚开始对接触遗体非常抵触,后来却为了省工钱去认真学习遗体化妆。
郭文作为喃呒师傅的职责,是遵照传统为枉死者“破地狱”,但对于死者亲属的体恤、照顾和关怀,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魏道生由于做过婚礼策划的丰富经验,做事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这就让那些死者亲属失落的心得到了充分的安抚。
魏道生也从郭文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事的一丝不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坚持,并渐渐对这个老顽固产生了敬佩之情。在阅尽生离死别的故事后,他也开始思索关于人生的意义。
原本水火不容的两个人,最终变成能够坐到一起谈笑风生的莫逆之交。
电影中的“破地狱”,其实有三层含义。
字面上的意思,道教文献中说:“罪大恶极者、早殇、意外身亡者、自杀者”,都需要为其“破地狱”,以神光法力来破除彼岸之幽暗,使亡者能够放下执迷,猛然醒悟,从此脱离“亡魂地狱”,不再受苦,早登仙界。
“破地狱”仪式一般是选择在亡者出殡当晚举行,于19时开坛至22时30分结坛,过程持续3个半钟头。仪式进行时,要在灵堂中央地上放置元宝及死者姓名,旁边围着多块瓦片,称为“开位”。然后将其点燃,喃呒师傅会带领死者的亲人围着火堆边转圈边诵经。
待转数圈之后,用手中长剑将瓦片击碎,如此往复,直到将地上所有的瓦片都击碎。接着喃呒师傅仍要围着火堆不停转圈,最后纵身一跃,跳过火堆,“破地狱”仪式才大功告成。
相传道教的观念认为神明是圣洁的,道士做法事“请神”时,也要斋戒沐浴,保持身体的洁净。而女人的经血是“浊气”和不洁之物,因此片中的郭文将道法传给儿子郭志斌(朱栢康 饰),而禁止他的女儿郭文玥(卫诗雅 饰)学习“破地狱”仪式。
此举也造成了郭文与一对儿女之间长期矛盾的根源。
郭志斌认为自己从小就被迫放弃学习,跟着父亲做喃呒师傅,失去了选择人生的自主权。因此在成为父亲后,当面对同样的难题,郭志斌选择为了儿子的学业,离开年迈且中风的老父亲,一家人移民澳洲。
郭文玥从小便崇拜父亲,却因为父亲总说:“女人污浊邋遢!”不让她继承自己的衣钵,觉得自己被父亲轻视而一直耿耿于怀。她一直很要强,找了一份急救医生的工作,每天忙碌,干着救死扶伤的体力活,就是渴望得到父亲的尊重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