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果味娱乐

中国古装剧审美是被谁带坏的?我们到底被喂了多少“糟糠”?

2024-12-17

除此之外,标准化的酒楼、宅邸……甚至同一棵谈心的树。对于更多人而言,现在的剧根本不怕被人看出来是同个场景,更是敷衍到换个牌匾就能了事,拉个幔都嫌费力。

这个和所谓的大投入大制作真没什么联系,而是审美的刻板和模式化,以及快餐出品的求速。不仅是场景的雷同,连拍摄角度也是一模一样,如此以来,本来是个创意行业,但在不断复刻的习惯下,视觉也会越来越缺乏想象力。那带给观众的,只能是糟糠了。

在这种一味求快餐化、简单复制场景的年代,拆一座楼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毕竟,大部分场景是能复制的,主流演员都是相互串戏的,服化道也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舞蹈打架靠剪辑,剩下再看演技和剧情,基本没什么了。一部剧,预制和快餐,两样都占,难怪观众连呼审美疲劳了。

这几年,除了“复仇男主”,还流行扎堆“流水线经商女主”。和日剧里的职人匠人角度明显不同,不管是卖布、卖糕点、卖珠宝、开茶楼……创业细节都是一笔带过,主要是为了给女主找点事做,以及推动男女主谈恋爱。

《人民日报》也曾公开批评过这种快餐剧,并提到“ 阐述精致的视听呈现和颇具吸引力的故事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能够提升观众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格调。”影视剧天然占据着庞大的公共资源,除了消耗观众时间和造星之外,还应当 背负起引导大众审美的责任。

在现实情况下,更好的制作不应该是讨好观众,而是尊重观众。 要制造真正的作品,而不是代餐。比如《唐诡1》的导演也曾“听劝”,被网友建议唐代中原女子戴耳环不符合当时潮流时,《唐诡2》里全员撤掉了耳环,连路人配角都没放过。既要做好文化的正向传播,那就好好重视服饰文化。

我还记得侯孝贤拍《聂隐娘》时,他曾说自己不惜8年的时间打磨一部电影,甚至拍摄时会花很长一整段时间都在等飞鸟飞过,直到拍到那一幕真正的美。他 迷恋手工的快感和诗意,这才是极致的东方美学。那些老一辈导演,为了那一抹残阳,更是带着演员跋山涉水,而不是贪图用灯光去仿照日光效果,全剧终演员都没离开过绿棚。

以前的影视剧,虽然画面没那么高清精致,但有一种让人感到亲近的“烟火气”和灯光柔和的“暖意”。这种烟火气是每个人都好像是在剧里,不急不慢、踏踏实实地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是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角度,让人感到真正的新意,所以哪怕现在的影视剧在街上挂了多少灯笼、布了多少纱幔,都没了这种“用心而接地气”的感觉。

试问:吃过太多年糟糠了,还能不能有机会,让我们补补?

最新文章

张元英“状态大变”,最新生图香肠嘴油腻,开始撞脸lisa了

娱乐

 

阅读12442

刘晓庆不受古柯影响!古柯的的人生却一地鸡毛,心比冬天还寒冷

娱乐

 

阅读11624

邓超《胜券在握》上线,一部试图洞察国民性的电影,有揭示价值

电影

 

阅读17995

《小小的我》开分9.8!电影得到大V们广泛肯定,让人忘了易烊千玺

电影

 

阅读14598

两部《蝙蝠侠》电影被推迟,还没有最终剧本

影视

 

阅读14457

2022 twoeyes.com.cn 冀ICP备20014646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