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导演,编剧团队更强,口碑却是和前作差了不少。
差得地方方方面面,其中最关键的是,易接收程度。
电影作为大众艺术,是要考虑普适性的。
就这点来说,第一部做得相当不错。
扎实的设定铺垫,直白的人性展现,九成九的观众看后都能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并能据此引发观众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讨论。
一座333层的垂直监狱,每层两个犯人。载满食物的平台,每天会从第一层开始下降至底层。
上层人吃过了,下层人再吃上层人的残羹剩饭。
上层人吃饱了、吃光了,下层人就饿肚子、没得吃。没得吃怎么办?不是还有一个“狱友”吗?那就吃人好了。
狱友的设定,尤其精妙。一个人只能干瞪眼,唯有两个人,才能催生出不可思议的精彩。
肉眼可见,片子映射的正是社会的阶级固化。
《雪国列车》与之类似,但相比之下,《雪国列车》更现实些。上层人还得指着下层人生小娃娃维持列车正常运行。
反观《饥饿站台》,更极端,更寓言化。
下层人的死活与上层人无关。可以肆无忌惮的在上一层站台上朝着下面吃喝拉撒,完全不顾下层人。
如果影片只是这个设定,惊悚归惊悚,还是显得简单了些。
于是就有了另一个可贵的设定。囚犯的层数,每个月互换一层。这个月在199层吃屁,下个月可能就到了第一层当人上人。
曾经给你拉过屎的人,如今跑到了你的下面。他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不顾我们的死活,有朝一日主动权到了我们手里······
整个故事得以灵活运转,这个设定功不可没。
再配合着影片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吃人、爆头等等。堪称简简单单、有里有面。
页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