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1988年的皮套版,迪士尼投入巨资制作的阿斯兰,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假乱真。
精细的特效外加强大的IP原作,让2005年上映的《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斩获7.45亿美元的票房佳绩,从此开启三部曲。
但出色的票房背后,其实难掩背后的一些口碑隐患。
比如原作者C·S·刘易斯是个标准的基督徒,因此在作品中就自然少不了各种宗教隐喻。
狮王阿斯兰更是被 不少读者和观众认为是基督教三位一体概念中的圣子耶稣。
浓厚的宗教映射,就导致《纳尼亚传奇》在全球化的推广上,远没有《指环王》和《哈利·波特》顺利。
另一方面,作为儿童奇幻文学的鼻祖,《纳尼亚传奇》在故事上本身就比较通俗易懂,再加上迪士尼对于电影版的定位过于低龄,这就导致整个系列失去了大量成年观众。
这两大问题在2008年推出的续集《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中暴露无遗。
这部备受期待的续作全球票房跌落至4亿美元。
或许是迪士尼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IP的危机,所以在开发《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时,迪士尼索性将版权卖给了福斯影业,全身而退,导致第三部成了“弃儿”。
而“接盘”的福斯影业尽管突出了特效场面和怪物戏份,可还是无法改变低龄化的内在本质。
《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最终以4亿美元的票房和IMDb6.3的评分暗淡收场,系列就此打住。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