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小说原著的畅销,再次证明了玛丽苏的故事不分国界种族,具有普遍且深远的吸引力。作为对现实灰暗人生的慰藉性代偿,玛丽苏一方面蕴含了人性中最古老的情欲、虚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女性被所处文化塑造出的“完美”婚恋想象,其中既包含双方阶层、相貌、价值观等多重标准,也包含了女性的自我认同期许——只有拥有玛丽苏般的人生,实现以真爱为桥梁的阶层跨越,才能真正成为自我与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这一现实生活中实现概率极低的白日梦,作为“灰姑娘”故事的现代翻版,被嵌入高度符号化的叙述模式不断重述,且获得众多拥趸的喜爱,人们需要在这样的故事中获得情感的安慰和虚假的满足。然而近年来好莱坞无论纯爱故事、爱情喜剧还是以青年女性为目标观众的小妞电影都出现了明显的创作量、关注度下降,而玛丽苏小说的主要读者也已经由青年女性逐渐转变变为中年女性群体。形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青年文化的悄然改变。

当下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自主选择进入低欲望状态,对于婚恋,情感上依然存有渴望、向往,实际行动却往往选择观望。爱情对他们来说,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等成本过高,获得的收益往往并不明朗,甚至有可能阻碍个人发展。而在黑格尔哲学的经典爱情中,自我因为真正的爱,全然消灭进而成为新的自我的理念,对于当代青年,过于激进也过于冒险。在一个强调自驱力和功利考量的社会文化中,青年人更倾向所谓的自我成长,而女性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不断崛起、成熟,更加剧了玛丽苏故事在青年群体中的持续受冷、甚至成为反讽对象。

《爱情,到此为止》小说封面

事实上,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爱情片一直经久不衰的一大奥秘,就在于影片往往会为相爱的人,设置年龄、种族、阶层、生理、地域、家族、外貌,甚至物种、生死等种种阻碍,无论爱情结局是聚是散,恋人们为了跨越阻碍做出尝试、付出代价,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动人。而为了适应当下文化语境,经典的玛丽苏故事不得不重新调整,爱情障碍的产生从恋人们的外部转移到彼此之间,更强调个人的成长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