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得上他那一口的京腔,我们还是按照曹操本人的意思,尊称他为“北京曹大爷”。

1、为何叫曹操?

曹大爷言简意赅:“一个字,酷!”

大爷是个美国人,本名Jonathan Kos-Read,按照惯例,他的中文名应该叫乔纳森·科斯瑞德,但这种翻译腔的名字太逊了。

而“曹操”就不同了,那会儿他读英文版《孙子兵法》时,每句话下面都有很多人的注解,而在这些注解中,一个叫Cao cao的人总是解释得最精辟。

紧接着,他又看了《三国演义》,巧了不,又是他!

而且通篇读下来,只有曹操最酷:“刘备脸皮厚,只会哭。孙权,富二代,就一破孩子,没意思。诸葛亮聪明,但不酷。张飞关羽,只会打,也不酷。就曹操,招儿多、厉害,自己干,酷毙了!”

在西方文化中,起一个名人的名字往往就表示对这人尊重,于是,曹操决定成为“曹操”。

彼时的他,是纽约大学分子生物系的学生。

原本,他是被保送到该大学的表演系的,当演员可是他从小的梦想。

但没上几天课,他就觉得这是个糟糕的选择,表演是要靠天赋的,真有天赋的人,三天就能学会,剩下的要靠经验。

作为一个自诩有天赋的人,曹操觉得学这玩意太浪费时间了,他想学点儿真正的东西。

而正是因为换了专业,曹操跟中国的缘分才正式开启。

分子生物系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一年外语,几乎99%的学生都选择了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那个时代的中国没名没姓的,根本就不在大家的认知范围内。

但曹操不同,大家都学的他不学,他要整点儿另类的,外语列表从头看到尾,咦?中文?没人学呀?就它了。

其实说来,这也不算盲选,曹操自小热爱阅读,刚上大一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历史知识非常薄弱,于是下决心要把全世界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