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盛夏的暑期档迎来了强劲的“救世主”。电影《抓娃娃》自上映以来,表现不俗,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9亿人民币。这部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影片,再次证明了他们的黄金搭档地位,猫眼预测的总票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7亿。然而,在票房飙高的同时,这部电影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观众认为,电影中的假借善意的谎言,其实暗藏控制欲和自以为是的牺牲精神,让这部电影颇有恐怖片的味道。

《抓娃娃》涉教争议升温,影坛现实题材成焦点© 由 一览vaas 提供

《抓娃娃》的核心讲述了一个富一代父亲,为了让孩子切实体会生活的不易,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法:把蜜罐环境的孩子置于贫穷之中,以期培养其独立和坚韧的品格。电影中沈腾饰演的马成钢,把自己的儿子马继业放入了一个全新构建的‘贫穷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是小心构造的,从邻居到商店,甚至情感关系。

《抓娃娃》涉教争议升温,影坛现实题材成焦点© 由 一览vaas 提供

相比传统教育题材的沉重与煽情,沈马组合通过喜剧元素带来了一种不同的观影体验。虽然其中包含足够的笑料,譬如葬礼司仪的黑色幽默,“你奶奶的灵魂在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的上空等着你”,但背后的心酸与无奈也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苦楚。

《抓娃娃》涉教争议升温,影坛现实题材成焦点© 由 一览vaas 提供

然而,喜剧和教育的结合并非总能取得成功。从其他教育题材的国产商业片来看,能够做到口碑和票房双赢的实属少数。如邓超的《银河补习班》以及陈思诚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尝试了突破性的表达但反响平平。

教育题材,特别是在电影这一匆忙的形式中,如何合理运用戏剧冲突和类型元素,始终是一个难题。尽管难度颇高,但电影《抓娃娃》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引起了观众在教育和亲子关系上的深思,这也可能是其成为票房黑马的原因之一。

《抓娃娃》涉教争议升温,影坛现实题材成焦点© 由 一览vaas 提供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教育题材电影并不只是关于知识的传授,更多地是关于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交流和成长变化。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背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显得既真实又充满力量。而这,正是《抓娃娃》所试图,并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