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哥,帮我问下圆圆嘛,她得不得行啊?”

开篇即高能的《风犬少年的天空》,在新教导主任字正腔圆的演讲与一通重庆方言的天台喊话穿插下,正式开播。

掺杂着重庆方言的对白,莫名喜感,也引发了弹幕中一片对口音的讨论:“小朋友口音很正宗啊”、“长大了口音反而退步了”、“重庆话吗”、“这个口音好可爱”……

不止是方言台词,从第一集片名“大兴村四兄弟与新来的”,到主角所在的重庆解放碑中学,《风犬少年的天空》都流露出浓重的地域色彩。

地域青春,是《风犬少年的天空》最鲜明的标签之一。

青春剧嬗变三十年,经历了从新浪潮到套路化的起起落落。而如今,青春剧正在改革“公式化”创作,借“地域化”再次崛起。

1

“请回答”1990~2010

新浪潮、爱情元素增重

国产青春剧的序章,由1990年的《十六岁的花季》开启。

现在看来土味而有年代感的剧情,承载了70一代的青春记忆。青春的发丝拂过九十年代,留下白雪、陈非儿、欧阳严严和韩小乐的校园故事。

受《十六岁的花季》影响,九十年代青春剧,大多都有相似的“模样”,比如1997年播出,郝蕾、牛萌萌、李晨主演的《十七岁不哭》,2002年播出,金莎、李智楠、保剑峰主演的《十八岁的天空》,不仅片名有“系列感”,剧集也多围绕着叛逆青春、校园故事、情感上的懵懂迷茫和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

将短的欢愉长的青春浓缩进一集又一集电视剧,看屏幕中的演员重现少年时期的明媚与热诚,带给观众“忆青春”的共鸣和“恰同学少年”的岁月感慨,掀起了青春类型剧集的新浪潮。

在这一波浪潮中,那些青涩演员的名字,如今大都已经家喻户晓:1996播出的《校园先锋》和《真空爱情记录》,前者由李亚鹏、陈瑾、潘粤明主演,后者的演员阵容中囊括了陈龙、保剑锋、马伊琍。1998年张一白执导的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汇集了李亚鹏、徐静蕾、王学兵、龚蓓苾、田震。

此后的十年间,台湾青春偶像剧强势占据大众视线,将爱情元素在青春剧中的比重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0年起,《流星花园》《斗鱼》《恶魔在身边》《恶作剧之吻》等台偶剧不断刷新着青春剧的收视率高峰,台偶热席卷亚洲,还捧出了林依晨、杨丞琳等“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