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目模式的国际贸易中,可以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模式可以获得售卖,这其中又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成为全球性成功的模式,更只有极少数的模式能够成为“常青树”,可以售卖很多年。在国际节目模式行业,一般基于输出国家的数量来评估一档模式的成功程度。输出国家超过30个国家的模式被视为最为成功的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可谓超越了地域文化的限制,在世界各地被本土化,它们的“可移植性”最强,可以将其称为“全球性”的模式。截止2021年底,共有52档节目模式输出超过了30个国家。对于节目模式这种追求全球化传播的文化产品来说,这52档模式可以说是最具典型性的案例,因此通过比较分析这些模式共通的核心元素,可以归纳出节目模式总体的文化特征。

首先,“全球性”的模式往往是“高概念”(High Concept)的,即节目的核心创意可以被非常简单、清晰地提炼。例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最初版的创意是选手连续回答对15道问题便可以获得百万巨奖,但一旦答错便不能带走分文。《好声音》的核心创意是几位明星导师以听声音“盲选”的方式选出优秀的歌手。《决胜60秒》的核心则是一系列设定为1分钟内完成的游戏,如果选手能够连续闯过10关,便可以完成100万美元的大奖。对于观众来说,这些节目概念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不会有很高的接受门槛。

其次,“全球性”的模式创意为了尽可能地具有普世性的吸引力,往往迎合的是人类原始的本能和情感,例如窥视欲、自我实现的愿望,社会比较甚至幸灾乐祸等。爱德华·布伦南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理论总结了真人秀节目模式之所以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在真人秀节目中,观众得以去窥探别人的生活并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家庭生活私人化的产物。18世纪之后,随着工业革命所推动的家庭和工作生活的分离,一种新的个人孤立感在中产阶级当中产生了,因为公共生活缺失和个人稳定的世界观崩塌。这种情形如今仍然持续,激发了一种通过社会比较来进行个人反思和确认的心理需求。200多年前,这种窥视他人私人生活的过程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实现的。而如今,电视节目提供了重要通道。例如《老大哥》的成功离不开它对人们窥视欲的满足,让观众围观同住在一栋别墅里的一群陌生男女如何为了奖金而勾心斗角。

在如《我们约会吧》《单身汉》这样的婚恋约会类节目中,观众在观看时往往会将自己与节目中的嘉宾进行对照和比较。而在观看《洞洞墙》《勇敢向前冲》《恐惧元素》等带有一定整蛊性质的游戏闯关类节目时,幸灾乐祸构成了观众心理的重要支撑,他们更乐意看见选手掉进水里,或是被各种奇怪的道具惊吓得魂飞魄散的样子。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得乐趣,如特莱皮特所指出的这种社会比较的消极形式能够在心理上确证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自我感觉。可以说,成功的模式不需要牵涉到太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而只需凭借节目本身,便能激发出人们的情感和本能反应。